当前位置:首页 >韩氏历史 >韩氏起源
韩氏起源
作者:中韩会   时间:2022/5/19 10:40:00    来源:    阅读次数:2199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韩氏起源

树高千尺根深固,长江万里有源头。中华民族万余姓氏,皆有其源。韩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15位,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近年来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,韩姓人口越千万,在全国100大姓中,排在第25位。韩姓既是人口众多的大姓,又是源远流长的古老姓氏。让我们沿流追溯,去寻觅韩姓的历史源头。

韩姓由来

“韩”字,原本是与水井和周围的栏圈相关联的,后来主要作姓氏用字。关于韩姓的来源,有多种说法。这里分别给予介绍,大家可以从中了解自己根在何处,源在何方。

一、“韩”字释义
“韩”,古时又作涵,主要作姓氏用字。《康熙字典》《说文解字》对“韩”的释义:“井垣也,从韦,取其币,干声。“井垣”,就是水井周围的栏圈;“从韦”,即韩字右半部是韦,字从韦。《说文解字注》对“韦”的解释:“兽皮之韦,此韦当围,谓绕也,可束物枉戾相韦背”,“取其币”,币(同匝),周、圈、环绕之义,即韩字取周圈环绕之义。从上述释义可以明确“韩”字是与水井和周围的栏圈相关联的。

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时期的河南省汤阴县白营等遗址内发现了水井,井的四壁用井字形的圆木棍自下而上,叠垒而成,井字形木架的木棍交叉处都有榫扣合。韩字从韦,韦在古代写作“韋”,韦字形状与龙山文化时期的水井结构十分相似。很可能与韩相关的古代先人发明了水井,进而产生了韩字。

二、“韩”字命名

自从盘古开天地,三皇五帝至今,我们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,昂立于天地之间,走过了漫漫的五千年;我们黄皮肤、黑眼睛,生于东方,遍布世界,一脉相承,都是炎黄子孙。

黄帝,是古代氏族少典氏部落第十一位首领之子,少典氏娶有蟜氏部落女子为妻,生下了黄帝。黄帝的母亲叫附宝,在轩辕之丘(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部)生下黄帝,故黄帝的名字叫轩辕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记载,黄帝之父“少典”,姓“公孙”。但也有一些古书记载说黄帝在姬水之滨居住成长,便以姬为姓。

据传黄帝娶四妃十嫔,生二十五子,正妃为西陵氏,名嫘祖,生昌意、玄嚣、酉、祁、冯夷、滕等六子;次妃为方雷氏,名女节,生龙苗、箴、荀、任、清、采等六子;三妃为彤鱼氏,生夷鼓、缙云、乔伯、姞、僖等五子;四妃名嫫母(鬼方氏),长相丑陋,但德行高尚,深受黄帝敬重,生苍林、青阳、儇、詹人、依、禺、累祖、白民等八子,一女曰嬅。

传说中黄帝二十五子中,得姓者十四人共十二个姓,即:姬、酉、祈(祁)、己、滕、箴(葳)、任、苟(荀)、厘(僖)、结(佶、姞)、儇(嬛)、衣(依)。韦昭注:得姓以德居官,而初赐之姓十四人,而内二人为姬,二人为己,故十二姓。此十二姓即黄帝元封十二姓。

据《山海经》记载:黄帝次子叫昌意,昌意后来被贬谪到若水,生子取名韩流,韩流娶淖子族的姑娘阿女。韩流既是人名,也是其所在部落的名称。据史籍《姓氏寻源》记载,韩流的后代有以韩字为头取名叫韩经的,韩经在尧帝执政时期比较有名,后被神化为仙人,举日飞升,传为佳话。韩流一支后来在史籍中未出现详细的世系传承记载。

三、以韩字命国

公元前11世纪中叶,西周灭商,平定管叔、蔡叔与武庚的叛乱后,实行大分封,周公旦分封周成王之弟于韩地,为姬姓诸侯国,因封地在韩原(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北僧楼、赵家庄一带),故以韩命国叫韩国。韩国存在二百多年,后因国力太弱,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。

四、以韩字为姓氏

西周晋穆侯娶齐女为妻,长子为太子“仇”,次子为“成师”。晋穆侯死后,穆侯的弟弟殇叔自立为君。四年后,太子仇攻杀殇叔,继位为晋文侯。

晋的都城在翼(今山西冀城东南)。文侯的儿子昭侯在位时,把文侯的弟弟成师封在曲沃(今山西省闻喜东),号为桓叔。曲沃桓叔广招人马、扩张势力。从曲沃桓叔受封之后的六七十年间,翼地昭侯和曲沃桓叔两派势力之间的冲突不断。

曲沃桓叔死后,世子继位,为曲沃庄伯。庄伯袭杀昭侯之子孝侯,晋人又立孝侯之子鄂侯为君。鄂侯死后,子哀侯继位。第二年,曲沃庄伯去世,其子继位,即曲沃武公。晋哀侯九年,曲沃武公发兵攻打翼城,俘虏晋哀侯、晋人又立哀侯之子继位,称小子侯。曲沃武公使姬万杀掉晋哀侯。

姬万是成师的儿子,曲沃武公的叔父。后曲沃武公设计诱杀小子侯。又经过二十多年的争斗,曲沃武公于晋侯二十八年伐晋,灭之,成为晋国国君。公元前679年,周僖王正式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,列为诸侯。尽并晋国之地。曲沃武公夺得晋国君位之后,因其叔父姬万杀晋哀侯及其它战功,于公元前678年,封万于韩原(原韩国之地),姬万便以封邑为氏,称韩万,别姬姓。当代华夏的韩姓人,多为韩万后裔,尊万公为得氏始祖。

五、韩氏建国
据《史记·韩世家》记述:韩之先与周同姓(“周”指周朝,周武王姬发为第一位天子,周朝统治者姓姬),姓姬氏,其后苗裔事晋,得封于韩原,曰韩武子(韩万),武子之后数俱为晋卿。韩万第五代有韩厥。

晋景公三年,晋司寇屠岸贾作乱,欲诛赵朔,韩厥止贾,贾不听,厥告知赵朔,令逃亡,朔不逃,告诉韩厥:“子必能不绝赵祀,死不恨矣。”韩厥许之。及贾诛赵氏,厥称疾不出。程婴、公孙杵臼藏赵氏孤儿赵武,厥知之。

司马迁评价:“韩厥之感晋景公,绍赵孤之子武,以成程婴、公孙杵臼之义,此天下之阴德也。”因韩厥有功有德,其后六代俱为晋国上卿。

至景侯韩虔六年,韩、赵、魏俱列为诸侯。韩虔为韩国第一位国君。韩虔之后,有烈侯韩取、文侯韩猷、哀侯韩顿蒙、懿侯韩若山、昭侯韩武称侯,宣惠王韩康、襄王韩仓、厘王韩咎、桓惠王韩然、韩王安五世称王。

韩国在战国时期为“七雄”之一,开国君主是韩万后裔韩虔。起初,韩国建都于平阳(今山西省临汾市),到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(前403),韩国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国后,迁都于阳翟(今河南省禹州市)。周烈王姬喜元年(前375),韩哀侯灭郑国,迁都于郑(今河南省新郑市),历五年后迁都阳翟,至韩王安,于秦王赢政十六年(前230)被秦国统一。

亡国后韩国旧臣重戚和国民,多以故国名为姓氏,称韩氏。韩氏族人大多聚居在秦、汉时期的颍川郡一带。

 

韩氏溯源

韩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大姓,非单一来源。一般来讲,各民族的韩姓都可以讲是炎黄子孙,但具体到不同民族、不同支系,其源流是多样的,因史书资料的局限性,这里不能对各民族、各支系的韩姓进行源头介绍,仅对战国时期韩世家进行源头探寻。

韩国最后一位国王叫韩安,史书上习惯用韩王安来称谓。韩王安的父亲是桓惠王韩然;韩然的父亲是厘王韩咎;韩咎的父亲是襄王韩仓;韩仓的父亲是宣惠王韩康;韩康的父亲是昭侯韩武;韩武的父亲是懿侯韩若山;韩若山的父亲是哀侯韩顿蒙;韩顿蒙的父亲是文侯韩猷;韩猷的父亲是烈侯韩取;韩取的父亲是景侯韩虔。公元前403年,周命晋大夫韩虔、魏斯、赵籍为诸侯,标志着韩国的建立,韩虔为韩国的第一位国君。

韩虔的父亲是武子韩启章;韩启章的父亲是康子韩虎;韩虎的父亲是庄子韩庚;韩庚的父亲是简子韩不佞;韩不佞的父亲是贞子韩须;韩须的父亲是宣子韩起;韩起的父亲是献子韩厥。《史记·韩世家第十五》载:“景公十一年,厥与卻克将兵八百乘伐齐,败齐顷公于鞍,获逢丑父。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、号为献子。因司马迁在《史记·转家第十五》中写有:“韩之先与周同姓,姓姬氏,其后苗奇事晋、得封于韩原,曰韩武子,武子后三世(应为后四世)有韩厥,从封姓为韩氏,有人认为韩氏自韩厥始,韩厥为韩姓得姓始祖,这是不正确的。“从封姓”应理解为从祖上封姓即韩万(韩武子)受封韩原得姓而为韩氏;韩厥的父亲是韩舆;韩的父亲是定伯韩简;韩简的父亲是赇伯;赇伯的父亲是武子韩万。韩万原称姬万,晋国将军,因功受封韩原得姓,因别姬姓而称韩万,为韩世家得姓始祖。

韩万的父亲姓姬,是桓叔成师;成师的父亲是穆侯费王;费王的父亲是献侯籍;籍的父亲是釐侯司徒;司徒的父亲是靖侯宜臼;宜臼的父亲是厉侯福;福的父亲是成侯服人;服人的父亲是武侯宁族;宁族的父亲是晋侯燮;燮的父亲是叔虞。《史记·晋世家第九》记载:晋唐叔虞者,周武王子而成王弟。初,武王与叔虞母会时,梦天谓武王曰:“余命女生子,名虞,余与之唐。”及生子,文在其手曰“虞”,固遂因命之曰虞。武王崩,成王立,唐有乱,周公诛灭唐。成王与叔虞戏,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,曰:“以此封若”,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。成王曰:“吾与之戏耳。”史佚曰:“天子无戏言,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”于是遂封叔虞于唐。唐在河、汾之东,方百里,故曰唐叔虞,姓姬氏,字子于。

唐叔虞建立了唐国,后迁晋地,成为后来的晋国。唐叔虞的儿子燮被周封为晋侯。

叔虞的父亲是周武王姬发;姬发的父亲是文王姬昌;姬昌的父亲是季历;季历的父亲是古公亶父;古公亶父的父亲是公叔祖类;公叔祖类的父亲是亚圉;亚圉的父亲是高圉;高圉的父亲是公非;公非的父亲是毁;毁隃的父亲是差弗;差弗的父亲是皇仆;皇仆的父亲是庆节;庆节的父亲是公刘;公刘的父亲是鞠;鞠的父亲是不:不窋的父亲是后稷。《史记·周本纪第四》记述:“周后稷,名弃,其母有邰氏女,曰姜原,姜原为帝喾元妃,姜原出野,见巨人迹,心忻然说,欲践之,践之而身动如孕者。居其而生子,以为不祥,弃之隘巷,马牛过者皆辟不践;徙置之林中,适会山林多人,迁之;而弃渠中冰上,飞鸟以其翼覆荐之,姜原以为神,遂收养长之。初欲弃之,因名曰弃。弃为儿时,屹如巨人之志。其游戏,好种树麻、菽,麻、菽美。及为成人,遂好耕农,相地之宜,宜谷者稼穑焉,民皆法则之。帝尧闻之,举弃为农师,天下得其利,有功。帝舜曰:‘弃,黎民始饥,尔后稷播时百谷。’封弃於部,号曰后稷,别姓姬氏。后稷之兴,在陶唐、虞夏之际,皆有令德。”

后稷的父亲是高辛(帝喾),其母是帝喾元妃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第一》记述:“高辛生而神灵,自言其名。普施利物,不於其身。聪以知远,明以察微。顺天之义,知民之急。仁而威,惠而信,修身而天下服。取地之财而节用之,抚教万民而利海之,历日月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。其色郁郁,其德嶷嶷。其动也时,其服也士。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,日月所照,风雨所至,莫不从服。”帝喾是上古时期著名的五帝之一。

帝喾的父亲是蟜极;蟜极的父亲是玄嚣;玄嚣的父亲是轩辕(黄帝),黄帝被称为我国的人文始祖,黄帝的父亲是少典



中韩会二维码
备案/许可证号: 渝ICP备2022003722号-1 渝ICP备2022003722号-2
中华文化促进会韩武子文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